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坚定信仰 严守党纪

  • 时间:2024-05-20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 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烈日喷炎晒不死, 严寒冰雪郁郁葱葱。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 伤痕累累,瘢迹重重, 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 蓬勃旺盛,倔强峥嵘。崇高品德人称颂, 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

这是京剧《沙家浜》中的一段著名段,他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伤员在沙家浜养伤期间,遭遇日寇和敌伪反动势力扫荡,不得不转移到芦苇荡里,陷入了消息隔绝、粮缺药尽的困境之中。以郭建光为首的伤病员,凭着坚定的政治定力、严格的纪律定力,像泰山顶上的青松,经磨历劫,倔强峥嵘,赢得最终胜利。

5月10日,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学会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来到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


展馆以“芦荡火种”“鱼水情深”“痛歼敌寇”等为主题,通过600余幅照片50余件革命文物,以及军民协作、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再现了我党领导新四军在沙家浜地区的抗日史实。学会党员认真展馆内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近距离感受抗日军民坚定的抗战决心和浓浓的鱼水之情。


学会党支部书记戴云珍是常熟人,从小耳濡目染沙家浜红色历史她给大家介绍了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的由来。1969年刚刚从上海警备区动员处副处长岗位上退下来的费介成,来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经战斗过的横泾公社。他是当年在此养伤的新四军伤病员之一,凭着惊人的记忆,他不顾年迈体弱,踏遍阳澄湖畔一块块旧战场,寻访一个个知情人,回忆并串联起了沙家浜革命历史资料,为建立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早期为陈列室奠定了基础。


曾经在学生时代演过郭建光的学会执行理事长卢北宁,对郭建光的原型十分感兴趣,提前做好了功课。他在教育给学会党员讲解了郭建光生活中的原型是3位新四军战士的组合,即从太仓县县长郭曦晨、常熟县委书记李建模、原“江抗”五路参谋长夏光3人姓名中,各取一字合成。他们3人由伤病员为骨干组成的新江抗”队伍的成长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中烈士李建模还先后江南财经处长兼惠农银行行长、新四军六师十六旅供给部长、苏南公署行政委员兼财经处长。尽管腰缠万贯,但他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处处廉洁奉公、勤俭节约受到谭震林等党政军领导的高度赞扬。烈士的母校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李建模的英雄事迹通过原创音乐话剧《永不停息的算盘声》搬上了舞台,广为宣传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岂容日寇逞凶狂……

聆听京剧《沙家浜》抒情、激扬的优美唱段,穿行在碧波荡漾的阳澄湖上,欣赏着两岸的秀美风景,回顾芦苇荡里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追思共产党人为了捍卫祖国的好山河,坚守党的信仰、严守党的纪律,像泰山顶上青松,枝如铁,干如铜, 蓬勃旺盛,倔强峥嵘的光辉业绩,大家心潮澎湃,爱国爱党之情洋溢。


通过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学会党员们更加坚定信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共产党员,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自觉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始终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信息发布:戴云珍)

Baidu
map
/html>